小鹏P7碰撞测试视频首次公布!

来自小鹏汽车2021/07/29

之前在关于高强度车身的文章中介绍过,在2019年小鹏G3以综合得分率92.2%获得C-NCAP测试五星评价,综合得分率及多个单项得分率位列纯电车型第一名。而在2020年,小鹏G3又获得C-IASI(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)4项“优秀”及2项“良好”的成绩。但不少鹏友问:“为什么P7没有参加C-NCAP或C-IASI的碰撞测试呢?”希望大家先了解一个现实情况,无论C-NCAP或C-IASI都是抽检,而非厂家主动送检,测试车辆都由测试机构自行从常规销售渠道购买,与普通消费者买到的车辆无异。很多消费者会质疑C-NCAP的权威性,认为只要厂家自愿送检,就能轻松获得C-NCAP五星评价。而实际上在2018版C-NCAP改版中,就取消了企业自主申请送检。

既然P7还没机会被抽检进行碰撞测试,P7的座舱安全还值得信赖吗?答案是非常可靠!其实早在研发阶段,P7就按照超五星的标准进行严苛碰撞试验,今天我们就来一探P7刚柔并济的安全功夫是怎样炼成的。

视频时长46秒,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:

超纲科目,P7接受严苛碰撞试验
      在研发过程中,P7接受的多项摸底碰撞试验中,三项为2018版C-NCAP测试规则包含科目,分别为64km/h可变形壁障偏置正面碰撞、50km/h刚性壁障正面碰撞、50km/h移动可变形壁障侧面碰撞。

身为安全尖子生,P7本次还接受了两项非C-NCAP规定范围内的“超纲”试验,分别为50km/h移动刚性壁障后方碰撞、32km/h刚性柱正面碰撞。碰撞试验覆盖真实用车场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角度撞击,全面验证P7的被动安全实力。

本次试验,仅仅是P7整个开发验证过程中众多轮次碰撞试验之一。不仅如此,P7还经过数轮试验和不断优化,更加严苛的试验科目、全面细致的验收标准、更多轮次的优化改进,都是成为P7超强安全实力的有力保证。

三大秘诀,炼就刚柔并济被动安全实力
      P7炼就超强安全实力的背后,有三大秘诀。
      其一,硬桥硬马硬功夫,以扎实材质打造和创新车身连接技术,打造超高强度车身。
      其二,太极化解冲击,以科学车身结构及撞击应对技术,极大消解碰撞冲击力。
      其三,贴身软甲保护,全方位乘员束缚系统及二次事故预防,避免人身伤害。

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
       P7采用了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,兼顾了车身刚度和轻量化需求。凭借高达1500MPa的抗拉强度,热成型钢材成为提升P7机械刚性的关键材料,在车身中占比高达12%,前围横梁、中央通道、A柱、B柱、前后门防撞梁、后防撞梁、前围前横梁上板等关键部位均采用热成型钢打造。值得一提的是,P7率中国品牌汽车之先,应用双层热成型钢材B柱,在侧面碰撞中给予乘员更可靠的保护。

通过先进制造工艺加持,P7车身强度进一步提升。车身钢铝连接部分,创新运用多见于飞机制造中的冲刺铆接(SPR)技术,以及连接结构胶技术,相比传统焊接,静载强度提升70%,疲劳强度提升50%。例如P7前悬挂塔顶部位,0.3619 ㎡内分布了62个铆接点,有效提升了车身强度。

科学车身结构
       P7乘员舱采用球笼式结构框架,前纵梁与副车架、shotgun牢固连接,再与前围横梁、中央通道及A柱等相连,多路径分散碰撞冲击力;电驱动系统高度集成,预留更大的前舱吸能空间;配备先进的前副车架碰撞折弯撕裂设计、电机悬置断裂设计,有效降低碰撞加速度,刚柔并济,实现碰撞时的“软着陆”。

智能座舱安全
       P7搭载6安全气囊,实现成员全向防护;MSB电动安全带,可在有碰撞风险时通过震动报警提醒驾驶员,并在不可避免的碰撞发生前预先收紧安全带,与气囊构成完整乘员束缚保护;同时,P7配备4个高精度碰撞传感器,可在碰撞发生时准确判断事故等级,迅速启动安全系统关闭高压电,避免二次事故。

智能主动安全加持
       作为一款智能汽车,P7配备多达28项智能主动安全配置,抵御碰撞风险于事故发生之前。
P7智能主动安全配置可分为两大类型。一类以路况监测和车辆控制为出发点,在五星标准要求的FCW前向碰撞预警、AEB自动紧急制动基础上,新增一系列进阶能力:智能限速辅助、高级盲区监测预警、后向碰撞预警、交通标识识别、车外异物识别等。另一类智能主动安全配置则以驾驶员状态为出发点,凭借领先车内AI能力提前发现“人”存在的安全风险:驾驶员疲劳预警、驾驶员分神预警、心跳及健康状态检测,从根本上规避众多安全隐患。

“从用户需求角度看,安全是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除生理需求外的底层基础。”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珩曾谈到,“‘平安到家’四个字,是用户对于一次出行最基本的期待,也是每个汽车人最首要的任务。”正是本着对每一位鹏友的出行安全尽心负责的态度,小鹏汽车将不断推动汽车安全能力持续进化。